1962年,Parker研究了蒸發式冷卻器的傳熱傳質特性,初步定性分析了蒸發冷卻的傳熱傳質機理,并通過實驗得到了傳熱膜系數的關聯式。1 973年,尾花英郎總結了水科篤郎 等人的傳熱膜系數經驗公式,比較系統地提出了蒸發式冷卻器的設計方法0 1 998年,Wittek 指出了蒸發冷卻的非線性特性,著重研究了冷卻設備結構對蒸發冷卻的影響,并指出了結構 強化傳熱傳質的方向。2000年,Hwang對住宅尺度的蒸發冷卻器性能進行了分析,由于省去了冷卻水在冷換設備中的顯熱傳遞階段,使冷凝溫度更接近空氣的濕球溫度,從而降低了壓縮機能量消耗,蒸發冷卻器比空冷器壓縮效率高8070 ~1207c,其制冷機的能效比COP比用空冷器的機組高11. 1%~21. 6%。2001年,Manske總結了蒸發冷卻技術在工業應用中的成果,指出濕球溫度、冷凝溫度、風機和水泵動力的控制是影響蒸發冷卻效果的較關鍵因素。
隨著數值分析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進入上世紀90年代,數值傳熱學更加受到重視,國內外諸多學者針對某些具體蒸發冷卻過程及設備建立了數學模型,并用實驗進行了驗證。 1 985年,Webb對蒸發式換熱器做了性能模擬,其模擬結果與工程數據偏差僅在6070以內。 1 997年,Zalewski等建立了水一空氣逆流的蒸發冷卻傳熱傳質過程模型,并對換熱面結構進 行了幾何修正,使模型與實驗結果可以很好地吻合。1998年,Halasz從熱力學角度,以能量、質量及動量平衡為基礎,通過分析蒸發冷卻傳質傳熱及流動阻力,提出了一個蒸發冷卻的數學模型,并把蒸發冷卻過程的非線性特性線性化,將蒸發傳熱傳質過程大大簡化。雖然 相對于實際過程,此模型還是過于簡單,但此模型已是現有蒸發式冷卻模型中與實際較為接近的一個模型,可以作為蒸發式冷卻理論研究的模型基礎。此外,華南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及華中科技大學也在此方面做了許多工作。
Chuklin等對平板潤濕薄膜換熱表面進行了實驗研究,發現由于潤濕薄膜與空氣之間存 在較大的溫差而引起了劇烈的傳熱和霧化現象,并提出了一種實驗結果關聯式。 1998年, Armbruster等對光滑水平管非飽和蒸發過程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個水平管外水一空氣流動 蒸發傳熱傳質模型,討論了水和空氣流量、分布狀態及盤管布置方式對盤管傳熱和水膜溫度 的影響,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驗方程。1999年,我國清華大學通過直接對簡化的N-S方程進行攝動分析,考慮相變及表面張力梯度影響,導出了薄液膜層擾動波增長率的表達式。 2000年,清華大學王補宣院士等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和界面質擴散量級的估算表明,降液膜 表面存在著可觀的“毛細誘導界面蒸發”現象,并通過關聯實驗數據,得到了“有效毛細半徑”的表達式,將這一表達式與表面蒸發率的計算式結合,得到了“毛細誘導界面蒸發”的計算式。